尹绍亭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硕士生导师
2008-05-20 20:35:28   来源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尹绍亭教授是我国生态人类学研究领域为数不多的拓荒者之一。他学术视野宽广、思维慎密,同时又极富创新精神。他推崇在大量汲取古今中外学术营养的基础上,重新检视鲜活的田野经验,不盲从迷信外国理论,坚持独立的学术思考,强调原创性,同时还在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、博

 

    尹绍亭教授是我国生态人类学研究领域为数不多的拓荒者之一。他学术视野宽广、思维慎密,同时又极富创新精神。他推崇在大量汲取古今中外学术营养的基础上,重新检视鲜活的田野经验,不盲从迷信外国理论,坚持独立的学术思考,强调原创性,同时还在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、博物馆建设、物质文化研究与保护等几个领域都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。
    初次涉足生态人类学的领地,是1979年参与翻译日本稻米起源研究的名著《稻米之路》,他就此与生态人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。1983年考取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后,他更是把生态人类学研究视为自己安生立命的学术根基,在接受扎实的人类学训练的同时,大量补充生态学、植物学、民族生态学的相关知识,收集的云南刀耕火种调查资料竟然足足装满了几个大箱子。自《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生态体系》1991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,一发而不可收拾,相继出版了《云南刀耕火种志》、《人与森林——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》、《云南の烧(此处空一字,左“火”右“田”,音同“电”)——人类生态学研究》等4本专著和《基诺族刀耕火种的民族生态学研究》等十几篇论文。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全部来自扎实的田野调查,同时运用文化适应的观点和人类生态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,是我国生态人类学领域重要的奠基性作品。
    尹绍亭教授致力于生态人类学的学科建设,不仅花费大量精力指导学生,大力培养学术队伍,还发起并主办了生态 环境人类学通讯》,给国内外的学术同仁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。生态环境史的研究是尹绍亭教授近年来关注的领域,先后与日本京都大学、日本地球环境研究所等合作,组织了精干的学术队伍进行长期的田野调查,出版了《民族生境——从金沙江到红河》、《雨林啊胶林——西双版纳橡胶种植与文化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史研究》、《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》三本论文集,都聚焦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和环境的变迁及其相互影响,并尝试推动生态学、植物学、历史学、地理学等学科的跨学科合作。
    “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”是尹绍亭教授身体力行,将人类学知识付诸社会实践的创造性尝试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迅速消亡,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,1997年,他率先提出了建设“民族文化生态村”的构想,次年获得福特基金会资助,在云南选择了6个民族村寨作为试点。经过8年的建设,摸索出了一套村民自主,学者指导,政府领导的模式,出版了《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试点报告》,吸引了不少学者到试点村寨进行调查研究,基本实现了以保护和宏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、保护和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,谋求乡村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宗旨。
    尹绍亭教授主编的《云南物质文化》丛书是他多年来埋头田野调查发掘出来的宝藏。该丛书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之上,对各类器物的结构、功能、分布、分类、源流、传播、变迁进行了深入了研究,描绘了一幅丰富、宏阔的物质文化图卷。该丛书先后获得了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。此外,日本“东京第一书房”还将该丛书中由他撰写的《农耕卷》(上下册)以《云南农耕文化源流》的名称出版了日文版。
    尹绍亭教授还是云南民族博物馆、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的主要创建人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担任云南人类学博物馆馆长期间,依托6个民族文化生态村和云南大学的影视人类学实验室,他不仅创立了一个城乡结合、动静结合的“1+6”的人类学博物馆模式,还创建了三个人类学数据库:一是中国人类学家数据库,目前已经拍摄了宋蜀华等老一辈学者60多人的访谈,二是影视人类学数据库,迄今已经收集了1000多部中外人类学影片,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,已经拍摄制作完毕记录60余部民间艺人及其技艺的专题片。在极其有限的资金投入条件下,出色地完成了创建博物馆的工作,并在大学博物馆的建设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有意义的尝试。

相关热词搜索:民族研究院导师

上一篇:杨慧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硕士生导师
下一篇:沈海梅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

分享到: 收藏
频道总排行
频道本月排行